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革要抓住体制机制这一核心

总社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 佟宝君

    我侧重谈两点想法。一是重温对接中发[1995]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应抓住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这一核心。

    一、中央5号文件对今天的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实际从中央5号文件下发为标志真正拉开大幕。5号文件为供销合作社确定的改革总体方向,就是市场化。

    1.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问题。“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党中央早在1995年就为供销合作社的属性作出的明确规定。所谓合作经济组织,突出体现的是合作性和经济性两大属性,就是强调“对社员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它经济活动实行企业化经营”。

    2.退出政府序列。供销合作社退出政府序列,明确定位为合作经济组织,要求向市场转变。

    3.要求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改革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各级供销合作社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照章纳税、由社员民主管理的群众性经济组织”,文件强调的是“各级供销合作社”,而不仅仅是指社有企业、基层社,实际上为各级联社的改革确定了原则。

    4.要求供销合作社改革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供销合作社内部应实行多种经营责任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思”。“无论实行哪种经营责任制,都不改变它的集体所有制性质”。“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

    根据以上主要精神,供销合作社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推向市场,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这既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也标志着我们今天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

    供销合作社走过的20年历程,是求生存、谋发展的20年。经过扭转亏损、四项改造、建设“新网工程”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低谷,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这些改革更大程度是对经营领域和经营方式的改革,而在涉及供销合作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体制机制方面,按照中央5号文件提出的要求,距离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距离发展现代农业和广大农民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改革的路还很长,改革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的体制机制。

    首先是建立符合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

    1.改造单位名称。根据中发[1995]5 号文件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从供销合作社现实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和长远发展,特别是从国家立法的需要考虑,供销合作社的概念和名称已经不能完全承载起合作经济组织的使命,建议对单位名称改造为“全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与将来国家立法相适应和衔接。

    2.建立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既然是经济组织,就要在总体组织架构、内部机构设置、日常运行制度等方面,按经济组织的需要设立和构建,真正体现去行政化的要求。由于供销合作社计划经济的烙印和从行政机关脱胎而来,再加改革只经历了短短的20年时间,各方面残留的行政色彩还很浓厚;另一方面,“参公”管理制度客观上也增添和加重了行政色彩。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

    其次是建立符合经济组织特点的运行机制。

    按照5号文件关于“对社员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它经济活动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要求,建立起适合经济组织特点的运行管理机制。

    1.建立以市场手段与经营方式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整合机制。在充分发挥和运用资本联合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互利”、“合作”属性的独特优势,加强联合合作,逐步实现上下贯通实体性经济组织的目标。

    2.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各级供销合作社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享有独立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自主权。内部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高盈利水平,确保自身日益发展壮大。

    3.要真正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现行体制下,在不突破现有核定编制、职数的前提下,允许供销合作社有自主的用人权。

    4.建立基薪加绩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收入分配机制。实行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与个人贡献挂钩,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允许供销合作社干部实行“基薪+绩效”的薪酬制度。

    总之,通过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适合合作经济组织特点、适应供销合作社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将供销合作社建成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