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强基层社改造 保持特色和优势

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常务理事 于培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该怎么推进改革工作?我觉得要把握一个前提,就是不论怎么改革,不能把供销合作社的特色和优势改没了。我们的特色就是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就是庞大的体系。

    供销合作社原本是农民在流通领域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 拥有众多的农民社员。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色不鲜明,社会不认可供销合作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性质,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与农民主要是商品买卖关系。庞大体系的优势也不突出,基层不牢固,各层级社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推动改革,就要从恢复供销合作社特色、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入手,着力解决与农民联系不紧密、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改革,使供销合作社做到“三真一强”,即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真正实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宗旨,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的实力,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近些年,全系统基层社发展的质量明显提升。但总体看,基层社实力较弱,农民对供销合作社还缺乏认同感、归属感,还有大量基层社靠租赁门店设施维持生计。这种状况不改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作用无从发挥,同时,由于基础萎缩,整个系统也将失去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要实现这个目标,改革任务很重。需要把握好改革工作的切入点,重点抓好基层社的改造。基层社办得好不好,对于能否做到“三真一强”、能否实现中央的期望关系重大。

    可通过以下措施推进基层社改造:

    一是通过体制创新,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按照自愿的原则,发展社员,吸纳股金。农民加入供销合作社要缴纳股金,这既提高了农民的社员身份认同感,也使农民与供销合作社有了经济和利益上的联系。以前,供销合作社吸纳农民股金,因为管理出了问题,引起了股金风波,逐步退还了农民股金,不再搞股金了。股金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要规范管理和运作。农民加入基层社要缴纳股金,基层社加入县联社要缴纳股金,下级联社加入上级联社要缴纳股金。有了股金的联结,各层级社之间、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之间就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就有利于形成上下贯通的实体性经济组织。

    二是要按照民主原则,理顺供销合作社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按照社章办事。要充分调动社员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供销合作社对社员提供服务要实行优惠,增强供销合作社对社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要以提升服务的规模化为重点,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层社要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开展生产、流通、加工、储运、技术、信息等综合服务,参与农村信贷担保和资金互助,大力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业。

    四是适当调整基层社建设规模,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基层社在布局和建设上要考虑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不一定追求全覆盖。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以大集镇为中心建社,实行并社留店,只要经营服务的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即可。

    五是强化基层社的管理。要加强基层社班子和队伍建设,加大开放办社力度,注意吸纳农民社员中的优秀分子和社会能人参与管理。要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

    六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利用供销合作社的人员、设施、经营网络等资源,通过领办农民合作社,使供销合作社注入更多的民办因子。加强供销合作社同农民合作社的产权联结与经济合作,通过股权介入、项目扶持、业务指导、加强服务等方式,强化供销合作社对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民合作社凝聚在供销合作社周围。要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加快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如果通过改造,把全系统两万多个基层社真正办成了“三真一强”的供销合作社,那么,把全系统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就有了坚强扎实的基础,改革自然就会取得明显成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