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好机遇 深化改革

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邹天敬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牢牢把握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看到,供销合作社因改革而复兴,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供销合作事业才能发展。面向未来,进一步壮大供销合作事业,仍然需要依靠改革。

    第二,要紧紧抓住机遇。要清楚这些机遇对于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一是中央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机遇。供销合作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将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特别强调要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4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四省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我们深化改革的大力支持。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供销合作社按照这一性质和定位,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规范经营决策,增强经营活力,就一定可以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大有可为。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机遇。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供销合作社发挥扎根基层、连接城乡和供销并举、双向流通的网络优势,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引导农民需求与消费,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在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高效、有序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是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机遇。

    总之,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才能抢抓机遇、搞好改革。

    第三,要切实用好机遇。首先是要充分认识改造自我的必要性。一要清楚究竟是“谁要改革”。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需要有效解决、逐一破解。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经济深入,上一轮改革的红利逐渐减退,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二要明确究竟是“要改谁”。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必须依靠自我、改造自我,而不是依靠别人、改造别人。改革的主体和对象是我们自己,供销合作社改革成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因此最关心、最积极改革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自己做改革的主人。其次是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性。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不痛下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供销合作社未来发展将难有大的突破,甚至可能被新一轮改革浪潮淹没、淘汰。一是要尽早改。目前来看,在这一轮改革中,供销合作社走在了前面。我们早准备、早入手、早改革,就可以早增强 “免疫力”、早适应市场。二是要主动改。积极主动才有话语权、发言权,才能将改革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上,主导自身命运,把握改革进程,成为改革的掌舵者和操盘手。

    第四,要稳步深化改革。怎么改?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改成什么样?肯定是离农民近、离市场近,肯定不是越改离政府部门越近、离行政管理越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要简政放权,这是新一轮改革的大趋势。我们要顺应趋势,树立“去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在改革目标上,要推进上下贯通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认为,上下贯通就是解决我们数量多而结构散的问题,但经济组织的上下贯通不是行政机构的垂直管理,而是以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解决结构不紧密的问题,更好地凝聚力量、发挥优势。实体性是要明确市场经营主体地位,通过经济活动,发挥经营主体功能。合作经济组织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或者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而是以盈利为支撑,以服务为手段,既有经营性又有公益性,在政府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市场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在改革步骤上,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蹄急而步稳,不追求一步到位,不搞“一刀切”。要泥地插旗,高举稳插,插得太急,易折断旗杆,插得不深,旗帜不稳易倒。特别是各地供销合作社千差万别,要尊重基层意见,使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平稳有序推进改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