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机面前,大家少走弯路就是一种成功。微商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事情,从互联网、农业基地、物流供应链、微社区,这是一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生态。”
讲述: 汉森世纪供应链总经理 黄刚
整理:本报记者 邱爽
2015年,“互联网+”全面催生了多个行业的升级和转型。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两会提出“互联网+”之后,不管是政府、传统企业、创业者还是投资商,都开始对农产品电商、尤其是农产品微商加大关注。根据汉森商业平台的分析,具备视觉、味觉、健康生活为一体的因素的农特产品,将成为2015年微商市场上爆发点。那么,农特产品的商家究竟该如何玩转农特微商呢?
1. 基地品牌化
根据我们的调研,农特产品做微商,需要基地完成: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社交化,而整个过程不是每一个农业基地都能“hold”住的。因此,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帮助每一个单品进行品牌孵化,并且结合多个维度的渠道,进而实现整体品牌形象的个性化打造。
2. 独立孵化微商运营团队,与其他渠道平行
微商运营需要独立且专业的团队,因为传统农特产品商家基本不懂微商的运营方法。不少商家分不清电商和微商的区别,甚至有些商家仍停留在传统零售线下的经营思维。而如果企业全权委托第三方服务公司来做本企业的产品运营,又会因为产品理解的差异而难以将企业的独特性展示出来。因此,真正要玩转微商,建议内部培养3名左右的90后微商运营人才,送到专业的微商运营平台去实战操作。这样独立孵化出的团队既不伤害老渠道业务,同时不会被老渠道业务同化。
3. 建立一套完善的微营销素材体系
如果运营团队雏形出来,品牌开始孵化,接下来就要搭建一套完善的微营销素材体系了。微营销素材体系分为品牌营销素材和微营销素材。在品牌营销方面,应在吃货聚焦的社区、社群定期发起有关自身品牌故事、基地体验、健康要素等相关活动;在微营销素材方面,应结合每一种产品每个地方的人群的特点制作不同类型的图文、照片素材。
4. 单品包装设计
微商与电商有本质的区别,而且特别是农特产微商,每一个单品,每一个细分,甚至每一个营销方式,背后都有独特的包装,因此农特产微商运营,包装设计一定要个性化。单品包装重要的是用户思维,一定是在用户的体验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包装设计和创意,是微商时代必不可少的。因为微商晒单,晒的就是惊喜。
5. 根据单品定义供应链模式
不管是微商、电商,还是传统零售,本质是单品驱动的供应链,这个方面7-11、沃尔玛等巨头基本都是依靠末端大数据驱动的供应链;而在微商时代,微商的末端数据完全不可把握,尤其是存储期时间差异较大的农特产品微商,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找到合适的供应链运营体系。如新疆的干果类产品,特点是路途遥远但易于存储,因此供应链体系应将库存控制放在供应链的前端;而对于生鲜水果、生猛海鲜,就可以考虑通过预售系统、集中订单管理的供应链体系。
6. 科学精准做好产量预测与品控
微商,让整个商业供求彻底扁平化了,而且基地运营相对可视化了。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做好基地产量的准确预测,对于质量如何做好科学的控制,这是直接影响到前端营销的。所以产能控制和品质控制是每一个基地必须关注的,如果微商渠道卖的好,缺货了以次充好,看似获得了销量,其实是给自己好不容易打造的品牌做减法。品质控制问题关系一切!即便是老字号企业,一旦出现品质问题十多年都难以为继,更何况刚刚走入大众视野的微商品牌?
在商机面前,大家少走弯路就是一种成功。微商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事情,从互联网、农业基地、物流供应链、微社区,这是一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生态。京东是一个平台、阿里是一个生态,生态的建设不是一家企业完成的,更多的是汇聚生态的各种元素,共同拥抱正在变化的趋势,整合上下游标杆企业,共同探索的。农业互联网之路还很长,机会巨大,但荆棘满地。有梦想之人,需要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