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下,需要适应新型优秀人才,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实现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更要与时俱进,加快队伍建设,提升员工水平。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农村商业银行要立足行业优势,从员工思想政治方面做好与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结合工作。
增强自觉性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积极性。当前,农商银行正处于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最终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为此,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着眼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发挥,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坚定员工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完善干部选拔考核,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努力把最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增强全市信用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必须着眼于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把农村信用社经营好、发展好。企业发展是员工发展的基础,企业兴旺则员工兴旺,企业破产则员工下岗,企业的命运跟员工的命运休戚相关。这要求大家讲效益、讲质量、讲风险,不断拓展优质市场,加强经营管理,促使农商银行各项业务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各级干部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工作和决策符合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对事关切身利益的事项,员工有知情权,使改革真正调动起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第三,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员工的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具体问题引起的。因此,必须关心员工正当利益,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特别是对那些工作上或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员工,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增强针对性
在改革的推动下,枣庄农商银行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意识。转型发展的目标就是建立内部管理健全、相互制衡、稳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现代管理模式的农商银行。农商银行的员工能够主动适应改革大势,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逐渐被员工所接受。
二是经营意识。在全行员工中,成本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集约经营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服务意识、营销意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逐渐得到确立。
三是改革发展意识。如今通过优化整合,成立了枣庄农商银行,极大地提高了声誉和地位,员工得到了实惠。讲改革、图发展,成为新时代信用社员工的最强音。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根本。在实际行动中,枣庄农商银行表现出了开拓创新、自我加压、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
三项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关心爱护他们;要耐心、宽容大度,反复劝导;要细心、虚心,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鼓舞法。员工普遍注重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需要我们多鼓励,多激励。近年来,枣庄农商银行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机制,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建立公开公平的干部选拔制度,对干部的选拔实行公开竞聘制、任前公示制和试用期制。在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建立“收入看业绩”的绩效分配机制。重点把业绩、知识、能力作为确定提拔干部和工资水平的依据。对工作出现差错或违纪违规的员工,实行一定的惩罚负激励,促使他们吸取教训,纠正不良行为。
疏通引导法。在工作、生活中,员工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一些思想矛盾,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正确引导、积极疏通。在用人上,增强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亲疏有别,做到优胜劣汰,竞争上岗。要注重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同时做好员工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把带有苗头性的问题迅速有效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个人恋爱、家庭生活方面的挫折,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树立信心,正确看待,消除精神上、心理上的疙瘩,使他们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言传身教法。常言道“干部干部先行一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对员工起了榜样作用、暗示作用和模仿作用。领导干部在丰富自身理论、提高言教本领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凝聚自身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员工,做到以德树威、以才赢众、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