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农村”怎么做,怎么样才能让电商切实走进农村。在我看来,因地制宜,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根据达川区乡镇的实际情况,我们推出了电商“逢十赶场”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购物习惯,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了网购的优惠,同时也让我们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讲述: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罗平益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供销合作社一定要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达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战略,把“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内容。去年11月,我们的“达川供销网上商城”正式上线,开始了电子商务进农村之旅。对于我们来说,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于是,在平台成立之前,我们就去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学习,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那就是,供销合作社建设电商平台,一是要便民、利民;二是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注重经济效益。
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切实让“电子商务进农村”呢?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结合达川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给自己设定了目标,那就是要让农民坐上供销商城的幸福高铁、让农村拥有供销e家的网上商城、让农业实现产品进城的指间距离,促进农村电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既定目标,我们给平台设置了三大服务功能:一是党务、政务宣传服务。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涉农的扶持政策等,在平台都有完整的展现;二是网购网销双代服务。供销合作社的代购代销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为改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方便农民购销而在农村设立的商业网点,在特定时期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如今,农村外出打工者不断增多,在家留守的多为儿童、妇女、老人,为实现他们的触网购销梦,我们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创新建立了农村电商“双代店”,帮助农民在网上代购工业品、代销农副产品,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生产资料、日用品等。同时,农民的土鸡蛋、土鸭蛋等土特产可以送到代购店,我们派专人负责收购,并帮助他们销售。网上平台的第三个功能是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为了达到“综合”的目的,我们将逐步实现与邮政、移动、联通、电信、铁路、物流、电力、保险、银行、广电的合作,将区政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进行链接,达到农村为民惠民综合服务全覆盖。
此外,平台还有农技指导、产品溯源(摄像监控生长加工过程)、语音视频、物流追踪(最后一公里)、智慧农贸、地图定位导航等服务功能。
为了转变农民购物理念,更快吸引村民到电商“双代店”参与网购网销活动,我们举办了“电商逢十赶场”活动,决定将每月逢十这一天定为全区农村电商赶场日。之所以选在逢十这一天是因为达川区乡镇一直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3天一场的赶场惯例,这些赶场的地点都在乡镇的聚集地。这个传统已在农村根深蒂固,难以打破。目前只有每月逢十这一天不赶场,是一个空白日子,这样就容易把广大村民吸引到双代店参与电商赶场,进行网购网销。此外,农村在家人口少,如果天天赶场也不现实,这样大大浪费了双代店店长的时间和精力。虽说村民每天都有代购代销需求,但其购销量太小,不能成规模。如果把双代店店长精力每天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其工资待遇难以保证。如果双代店店长没有收益,那么双代店也只能成为摆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形成习惯后,平时双代店店长可以把精力腾出来,通过电话和走村串户等形式,把村民代购需求和代销意愿掌握准确,通过逢十电商赶场这天,村民可集中到双代店购买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还可将出售的农产品交到双代店进行代销。
同时,赶场这一天还可与村支“两委”联合办公结合起来,方便村民到村上咨询政策、办理证件、反映问题、解决纠纷、参加会议。这样也就使村支“两委”固定时间在村上联合办公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与电商双代店的便民、利民服务有机结合,从而使农村电商赶场在达川形成一种习惯。
2016年1月11日,我们在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举办了供销e家达川首届乡村电商赶场节。赶场节分设了农特产品和工业品两大营销展区,开展工业品下乡、农特产品进城等年货促销活动,为专业合作社和农特产品种植专业户展示展销产品和进行网上销售提供了展示平台。此外,在赶场节上,我们开展了电商知识讲座、电商知识现场有奖问答等活动,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目的、意义和达川供销商城电商平台触网购物知识,并通过文艺下乡惠民演出、开展触网有奖、土特产品代购代销有奖等环节,营造了浓厚的“赶场节”氛围,丰富了“赶场节”内容。这不仅提升了农民网购的热情,也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在赶场节当天,花石岩村及附近村民通过现场展销、活动促销、双代店购销等形式,共购销日用消费品、农特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近200个品种,交易额达20余万元。
电商“逢十赶场”活动,让我们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把系统内优秀农民合作社资源统一起来,也让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增强。因此,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逢十赶场”活动,加快构建双代店,争取到2020年,实现乡村电商“双代店”全覆盖,电商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
接下来, 我们会进一步完善网上商品的品类和包装。对于农产品,我们将完善二维码,确保农产品生产看得见、质量在眼前,并注册“梅之韵”商标,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最大限度地展示全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外,我们将在电子商务跨境业务上创新突破。根据市场需求,主要在孕婴产品和化妆品这两大用户黏性高的产品上创新突破,通过与国际产品中国区域代理公司洽谈,有效解决供应链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让市民率先体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我们还将着力抓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海e一条街”和电子商务“服务一幢楼”;积极打造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汇集辖区内全部的电商企业,共同开创全区电子商务新辉煌。